明年中考体育变为40分,初次增加了10分的平常成绩。
8月7日,北京教委公布了过程性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标准及推行方法,今年开学起,武术将成为男女中学生平常体育必考的项目。(8月8日《法制晚报》)
应当说,将武术纳入体育教学是一件好事,既有益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,也有益于丰富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。但将它作为中考体育必考项目味道就变了,只能说明中小学教育不过又多了一枚应试教育的蛋。
不能否认,在应试教育有哪些用途下,单纯的常识文化教育,使体育教学沦为形式,紧急地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。但以考试指挥棒落实体育教学,本质上仍是典型的应试教育。何况,体育必考项目原本已不少,武术的加入及体育成绩在中考中网站权重的进一步加强,必然给学生导致新的负担。
事实上,自体育被列入中考的必考科目后,体育备考已成为新的一场应试比赛。多年失宠的体育教师开始走红,各种形式的中考体育培训机构、补习班应运而生;一些父母不惜高薪请家教,为孩子加班恶补体育测试项目;在孩子体育考试时,有些父母甚至祭出了开心剂的绝招。这到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是对学生的伤害?
再有,传统武术不同于一般体育竞技项目,原本是一种防身性技术。武术之所以长期进入不了国际体育比赛,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明确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。中考关系着学生将来,失去一分就可能与名校、重点高中失之交臂。评分标准尚不明晰,怎么样评判学生的武功,怎么样保证评分的公平、公正?
一句话,中小学校体育课应该更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,更不是获得高分的工具。